“同一家运输公司一年内被交通运输部门处罚20次……”2023年5月,张世光在查阅行政检察大数据平台信息时,发现某交通运输部门存在一定时期内连续多次对同一行政相对人给予同类行政处罚的类案线索。
根据中央依法治国办和最高检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专项整治的工作部署,张世光带领办案团队展开调查,发现多个辖区均有这类问题,特别是在起重机行业发展较为集中的县区,因起重机体积大、重量大、对道路运输有特殊要求,运输车辆超限超载而被多次处罚的情况更为多见。
能否借助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批量碰撞,集中筛查线索,通过检察监督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超限超载问题?带着思考,张世光带领办案团队按照“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系统治理”的思路,研发“交通运输执法领域乱罚款”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通过将该模型嵌入新乡市行政检察大数据平台,依托平台强大的“数据池”,张世光带领办案团队全面归集比对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行政处罚案件1.3万余件,筛查出有关主管部门在本辖区对辖区外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一定时期内连续多次对同一行政相对人给予同类行政处罚的预警线索600余件。
针对同类案件背后凸显的执法监管、管理衔接等问题,新乡市检察院指导长垣市、卫辉市和获嘉县等检察院开展有针对性的“小专项”活动:一方面,向交通运输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加强对货源单位、运输车辆的源头监管;另一方面,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严格依职权进行行政处罚,纠正执法不规范问题,与交通运输部门协作配合,建立超载处罚信息定期抄送机制,保障超载超限监管形成闭环。
为进一步推动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新乡市检察院同步指导推动辖区内基层检察院与被监督单位联合会签了《关于建立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领域行政检察与行政执法协作配合机制的意见》,建立信息共享、线索移送、案情通报、专业支持等制度,从源头上防范交通运输违法行为。截至目前,新乡市检察机关运用上述模型办理行政非诉执行监督案件22件、行政违法行为监督类案317件。
用数字检察释放监督效能,是张世光的工作目标。近年来,张世光带领办案团队积极借力数字检察,打破数据壁垒,与行政机关共同建设、数据共享,不断提升对数据的积累、整合和运用能力,先后研发了涉刑人员资格待遇后续处置监管、行政诉讼乱收费、行政非诉执行办案期限违法等12个行政检察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
一花引开万木春。在获评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荣誉称号后,张世光并未停止前进的脚步。他持续带领行政检察办案团队成长壮大,经他选编推送的12件案例入选最高检发布的典型案例、优秀案例,14件案例入选河南省典型案例,团队中3名检察官获评全省优秀办案检察官,他本人入选首批全国行政检察人才库、全国行政检察业务培训师资库、全省检察业务专家。
有梦不觉天涯远,沧笙踏歌再向前,不断在自己热爱的行政检察领域深度耕耘,张世光用忙碌的办案身影诠释着新时代法治精神。